您好,欢迎来到三六零分类信息网!老站,搜索引擎当天收录,欢迎发信息
免费发信息
三六零分类信息网 > 忻州分类信息网,免费分类信息发布

中国古代服装史-服饰·文化·审美

2020/1/1 23:40:08发布145次查看
衣食住行作为人类经济生活的最重要组成部分,为满足这些需求而开展的生产活动,对整个人类社会的发展起着特别重要的推动作用,尤其在古代社会人们的生产能力和活动范围十分有限的条件下,这种作用就更显得突出。作为人类生存基本条件的衣服及其以此而产生的服饰的生产和服饰文化,是人类文明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中华文明源远流长,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灿烂辉煌的服饰文化,装点着中国人的生活,装点着中华文明。
商周礼制十五而笄;西汉深衣制,上襦下裙,街市罗衣飘飘; 南北朝衣身紧贴,对襟直领衣袖细窄,引入胡服风范;唐中前期小头鞋履窄衣裳,披帛半臂兴盛;晚唐世宽妆束,衣裙宽松;宋尚素雅,明霞帔比甲兴盛;清汉族传统服饰终结,满族特色的旗袍影响至今。
秦汉,用丝绸,着深衣。中华服饰通过丝绸之路从此时开始走向世界。
魏晋时期,承袭汉朝服饰,吸纳胡人文化。敦煌壁画里,波斯纹饰也通过丝绸之路进入中原。
《晋记》载:“谢鲲与王澄之徒摹竹林诸人,散首披发。”如同这一时期的文化,盛行道家的自然主义思想,抨击虚伪的儒家名教,以蔑视朝廷,不入仕途为潇洒超脱之举(竹林七贤)。
至两晋衣着特征,男子在官职的,头上流行小冠子,实即平巾帻缩小,转回到“约发而不裹额”式样。一般平民侍仆,男的头上则为后部尖耸略偏一侧之“帩头”,到后转成尖顶毡帽。南北且有同一趋势。妇女则如干宝《晋纪》和《晋书·五行志》说的衣着上俭而下丰(即上短小,下宽大),髻用假发相衬,见时代特征。因发髻过大过重,不能常戴,平时必搁置架上。
隋统一中国后,文帝一朝社会生活比较简朴。从敦煌壁画贵族进香人,到青白釉墓葬女侍俑比较,衣着式样均相差不多。特征为小袖长裙,裙上系及胸。
唐朝还流行女子穿胡服。胡服就是西域人的服装。
唐装本身品类多,善变化,从外形到装饰均大胆吸收外来服饰特点,充实唐代服饰文化,使得唐代服饰丰富多采富丽堂皇,风格独特奇异多姿,成为中国历史服饰中的一朵奇葩,世人瞩目。
盛唐,“石榴花,发街欲焚,蟠枝屈条皆崩云,千门万户买不尽,剩将儿女染红裙。” 唐朝前期经济繁荣,手工艺发达,对外交流频繁,博采众长。文化等繁华与包容让当时的女子或衣着襦裙,款式宽松,或追寻时尚,女穿男装,或胡服新装,服饰包罗万象。
宋朝受程朱理学的影响,服饰以纯朴淡雅为美。
元代男女贵族衣上多着四合如意云肩,每年集中殿廷上万人举行“只孙宴”制作精丽只孙服上的云肩式样。
明代是中国古代服装发展史(shi)上最鼎盛的朝代,服饰华丽异常。明代中期南部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发达的手工业和频繁的对外交流,使其服饰从质料到色彩到图案都追求艳丽,形成了奢华的风气。
清王朝时,以暴力手段推行剃发易服,按满族习俗统一男子服饰。顺治九年(1652),钦定《服色肩舆条例》颁行,从此废除了浓厚汉民族色彩的冠冕衣裳。
而清代女装,汉、满族发展情况不一。满族着旗袍,汉族妇女在康熙、雍正时期还保留明代款式,时兴小袖衣和长裙;乾隆以后,衣服渐肥渐短,袖口日宽,再加云肩,花样翻新无可底止。
纵观服饰在中国古代的大致演变,我们可以看出,服饰与社会文明的发展变化休戚相关。在原始社会和奴隶社会初期,由于物质生产的匮乏,文化不够发达,服饰功能强调以“用”为主。随着社会文明的发展和完善,服饰也越来越成为一种国家和社会意识的载体,因此服饰的伦理功能得到强化。随着封建社会发展达到鼎盛,如唐朝,思想的开放,物质的丰裕使服饰开始重视审美功能;安史之乱后 ,整个封建王朝开始走下坡路,与之相适应的是服饰也开始呈现出一片暮相唐时的服饰体现出来的生命力和欣欣向荣之气象被宋以后的保守、拘谨和对人性的压抑所代替。这种状况一直延续到封建王朝的结束。由此可以看出,服饰这一层薄薄之布承载的不仅仅是一具血肉之躯,它还承载着华夏五千年的文明和历史,体现着我们华夏民族的精神和意识

广东草根服装有限公司
13825016142
郑先生
广州 白云区黄石西路石岗村解放东工业区1-3厂房
忻州分类信息网,免费分类信息发布

VIP推荐

免费发布信息,免费发布B2B信息网站平台 - 三六零分类信息网 沪ICP备09012988号-2
企业名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