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时措施包括在政策范围内的农民工,这意味着未来农民工跨省、跨区流动时,养老保险可以跟随转移。以幼儿买保险为例,发展下去定会成为行业的标杆,起到引领市场的重要作用。
《暂行办法》规定,今后不仅可以转让全部个人出资,而且可以转让大部分单位出资,这与以前只允许提取个人出资而不能转让单位出资的办法不同。单位缴费部分以1998年1月1日以后每年实际支付的工资为基数,按总额的12%缴纳。保险缴费不满一年的,按照实际缴费月份计算。同时,按照新规定,农民工参加城镇养老保险只要累计缴费达到15年并达到退休年龄,就可以享受和城镇企业职工一样的养老保险待遇。新办法还简化了养老保险转移手续。参保人只需要向新参保地社保机构提出书面申请,其余工作就全部由社保机构来办理,并且在45个工作日内办理完结。
为了帮助外出工作的读者和朋友理解和掌握这一政策,合理规划自己的工作生活,为今后的养老做好准备,本文对读者关心的十个问题给出了详细的解答,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一、新政策主要解决了哪些人的困难
目前我国进城农民工已达15亿人。随着农民工参加城镇养老保险比例的逐步提高,以往那种在不同地区参保,基本养老保险关系却没法转移接续,导致年年缴、年年退,养老利益受损却无法得到制度保障的人员越来越多。《暂行办法》的出台,将有效解决这一问题。特别是以下几类流动就业人员益处多多:
1正在参加城镇养老保险的流动就业人员;
2以前参加过城镇养老保险,中断参保但还没有退保的打工者;
3以前参加过城镇养老保险,退保后又重新参保的打工者。
随着养老保险政策的日益完善,打工者参保意识的增强以及户籍限制松动和地区间经济发展差距的不断缩小,养老保险政策的影响将越来越广泛,转移接续这项好政策将惠及每一位外出打工人员。
二、“单位缴费转移12%”是什么意思
《暂行办法》规定,参保人员跨省就业,个人账户储存额在1998年1月1日(养老保险改革)之前按个人缴费累计本息计算转移;1998年1月1日后按计入个人账户的全部储存额计算转移。单位负责缴费的统筹基金部分,以本人1998年1月1日后各年度实际缴费工资为基数,按12%的总和转移。转移12%的意思是:企业为劳动者缴纳养老保险费的比例通常为员工工资的20%。也就是说这20%企业缴费中的60%都可以被转走。加上全部个人账户资金,算下来,可以转移走的是个人账户中的100%+企业缴费部分的60%。所以,转移12%并非像部分农民工所理解的“转移12%,剩下的88%带不走”。
三、只转12%,退休后领的养老钱会不会变少
我国城镇企业职工的基本养老金,包括基础养老金和个人账户养老金。其中,个人账户养老金按本人个人账户累计储存额除以一定系数计算,这对流动就业和稳定就业的劳动者都是一样的,只要多缴费,个人账户储存额多,这部分养老金水平就高;基础养老金的计算稍微复杂些,但大体和本人缴费多少、缴费年限、当地平均工资有关。
《暂行办法》确定适当的单位缴费资金转移量,是为了平衡地区之间的资金关系。对个人来讲,转移12%还是转移20%,并不影响个人养老保险权益累积,也不影响将来养老金的计算。因为退休后的个人养老金是根据本人缴费的多少和缴费年限的长短计算,和地区之间的转移资金量没有直接关系。考虑到可能会出现的“缴费时高标准、享受时低标准”情况,《暂行办法》特别规定将来领取养老金待遇时,以本人各年度缴费工资、缴费年限和待遇领取地对应的各年度在岗职工平均工资计算其基本养老金。
应当指出的是,养老保险关系转移后,未来的养老金待遇不受转移资金数额的影响,而直接关系到未来养老金支付的标准。不同地区的养老金支付标准不同。因此,如果你想在一个高标准的地方领取养老金,你需要在那里至少支付10年的养老保险。